Comma Blooms Florist – 香港花店 | 訂花送花
  • Shop
  • About Us
  • Size Chart
  • Flowers
    • Orchids
    • Lilies
    • Tulips
    • Roses
    • Peony
  • Locations
    • Hong Kong Island
      • Kennedy Town
      • Pok Fu Lam
      • Sai Ying Pun
      • Mid Levels
      • Central
      • Admiralty
      • Wan Chai
      • Causeway Bay
      • Happy Valley
      • Quarry Bay
      • Happy Valley
      • Tai Hang
      • The Peak
      • Repulse Bay
      • Stanley
    • Kowloon
      • Tsim Sha Tsui
      • Mong Kok
      • Prince Edward
      • Hung Hom
      • Ho Man Tin
      • Kwun Tong
    • New Territories
      • Tung Chung
      • Tuen Mun
      • Yuen Long
      • Sha Tin
      • Tseung Kwan O
  • English

Your cart is currently empty!

Home / Uncategorized / 繁茂的花園:中國植物發現與園藝史
Uncategorized

繁茂的花園:中國植物發現與園藝史

admin
November 15, 2025

古代遺址(新石器時代 – 秦朝,約西元前5000年 – 西元前206年)

早期農業起源

中國的植物學發展歷程始於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作物的馴化。西元前5000年,新石器時代的人們已經在北方種植小米,在南方種植水稻,這為日後數千年不斷發展的、精細的植物栽培知識奠定了基礎。

中國最早的園林並非純粹為了美感愉悅而出現,而是宇宙觀和實用功能的體現。考古證據表明,到了商朝(公元前1600-1046年),皇家莊園中就包含了被稱為“園”的封閉式狩獵場。“你”(囿),其中包含各種動植物。這些是觀賞性園林傳統的雛形。

The “Shennong Bencao Jing” Legacy

傳說中的神農,這位“神聖的農夫”,被認為是農業的創始人,並被認為能夠識別藥用植物。雖然這是神話傳說,但它反映了早期系統性的植物學知識。Shennong Bencao Jing《神農本草經》成書於西元1至2世紀,但其內容是基於更早的醫學知識,記載了365種源自植物、礦物和動物的藥物。這部經典奠定了透過植物的藥用特性來理解植物的理論架構——這一觀點對中國花園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山海經》與神話植物學

這山海經典在西元前4世紀至西元前1世紀的文獻中,既有對植物的奇幻描述,也有地理知識,將神話與早期植物學觀察融為一體。雖然並非嚴格意義上的科學著作,但它揭示了古代中國文化如何將植物與精神信仰和宇宙觀交織在一起。

皇家園林與哲學修養(漢唐時期,西元前206年-西元907年)

漢朝創新

漢代皇家園林規模空前擴張。漢武帝(西元前141-87年)興建了上林業,佔地300多平方公里,園內種植著珍稀植物,飼養著各種珍禽異獸,並建有精巧的水景。這段時期標誌著皇家花園開始大量收集稀有植物標本,以此作為皇權和帝國疆域的象徵。

絲路始建於漢代,也成為了植物的通道。葡萄、石榴、芝麻、香菜等植物從亞洲中部及更遠地區傳入中國,豐富了中國的飲食和花園。中國出口的桃子、杏子和柑橘類水果也遠銷西方。

道教和佛教的影響

道家哲學強調與自然和諧相處以及追求長壽,對園林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庭園成為冥想和追求永生的場所。某些植物——如松樹、竹子、菊花和梅花——被賦予了象徵美德和堅韌的意義。

佛教在漢代傳入中國,並在隨後的幾個世紀裡蓬勃發展,帶動了人們對植物學的新興趣。佛教寺廟種植蓮花——佛教中的聖花——並維護藥草園。佛教也從印度和東南亞引進了植物。

唐朝輝煌

唐朝(西元618-907年)常被認為是中國文化的黃金時代,園藝藝術達到了新的高度。牡丹栽培成為貴族階級的一大嗜好,洛陽城也因此成為牡丹育種的中心。數百個品種被培育出來,牡丹花也成為財富和榮譽的象徵。

唐代詩人兼畫家王維將庭園設計與藝術表達融為一體,堪稱典範。他在望川的園林以自然景觀為特色,激發了繪畫和詩歌創作,確立了「文人園林」的理念,這一理念在後世佔據主導地位。

園藝文獻的黃金時代(宋代,960-1279年)

科學觀察與分類

宋代園藝著作蓬勃發展,兼具實用栽培技巧與美感鑑賞。這段時期出現了第一批真正意義上專門論述單一植物屬的專著。

代表作品包括:

  • Luoyang Mudan Ji(歐陽修《洛陽牡丹志》,1034年)記載了24種牡丹品種及其栽培方法。
  • Fan Cun Mei Pu範成達所著《範村李子名錄》(約1186年):記載了12種李子品種及其文化意義。
  • 尤普劉萌著《菊花手冊》(1104):詳細介紹了35種菊花品種

這些文獻展現了精深的園藝知識,包括嫁接技術、土壤改良、病蟲害防治和選育方法。宋代文人將植物栽培視為科學與藝術的結合,細緻觀察並記錄花型、花色和生長習性的變化。

岩石與水:學者的花園

宋代園林強調微縮和象徵性表現。著名的太湖石因其抽象之美而成為園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庭園被設計成體的繪畫,精心構圖,隨著季節和觀賞角度的變化而呈現不同的景緻。

植物、岩石、水和建築的融合,創造出微縮的自然世界。竹林帶來沙沙作響的聲響;荷塘散發著夏日的芬芳;梅花預示著春天的到來。每一個元素都蘊含著文學和哲學的內涵。

精煉與擴張(元、明、清三代,1271-1911年)

元朝的改編

儘管受到蒙古統治,中國園林文化仍延續並發展演變。文人墨客往往被排除在政府之外,轉而投身於庭園設計和植物栽培等藝術活動。這段時期,人們對微縮景觀(盆景,即日本盆栽的前身)和盆栽組合的興趣日益濃厚。

明代名作

明代造就了中國一些最著名的庭園和園藝著作。蘇州成為園林藝術的中心,現存的拙政園(建於1509-1513年)等典範展現了成熟文人園林的美感。

Ji Cheng’sYuanye(《園藝技藝》,1634年)至今仍是最具影響力的園林設計論著之一。它系統地論述了選址、佈局原則、建築和植物選擇。季成強調“借景”,即從周圍景觀中“借景”,並通過精心安排的空間序列來營造驚喜感。

這Bencao Gangmu李時珍的《本草綱目》(1578年)代表了中國傳統植物學知識的巔峰之作。這部鴻篇巨制記載了1892種藥材,主要為植物,並詳細闡述了它們的鑑別、製備和用途。它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是植物學研究的權威參考,對整個東亞地區的植物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明清時期的全球交流

明朝時期,歐洲人與新大陸的作物傳入中國。玉米、甘藷、花生和菸草改變了中國農業,並最終成為園林景觀的一部分。尤其是甘藷,成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作物。

清朝綜合

清朝在保留中國園林傳統的同時,也引入了滿族的美學影響。乾隆皇帝(1735-1796年在位)是一位熱衷於園林建設的皇帝,他擴建了頤和園,並在承德興建了避暑山莊,將藏式和蒙古式的建築及景觀元素融為一體。

耶穌會士在清朝宮廷的存在促進了中國與歐洲的植物交流。西方植物插圖技法影響了中國的植物記錄,但傳統風格也得以保留。包括山茶花、杜鵑花和牡丹在內的中國植物,都受到歐洲植物獵人的追捧。

皇家植物專著清朝將傳統知識與日益細緻的觀察結合:

  • Guangqun Fangpu(《芳香植物大全》,1708年):一部對早期文獻的百科全書式彙編
  • 牡丹種植手冊多部論著記錄了數百年來培育的數百種牡丹品種。
  • 梅花目錄記錄了複雜的象徵意義和為花型而培育的無數品種

植物採集與科學植物學(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西部植物獵人

19世紀和20世紀初,西方對中國進行了大量的植物考察。歐美植物獵人尋找觀賞植物和經濟植物,從根本上塑造了西方園藝。

主要人物及其發現:

羅伯特·福瓊(1843-1862)引進的菊花品種,荷包牡丹(Lamprocapnos spectabilis他將冬茉莉、茉莉花以及數百種其他觀賞植物帶到歐洲。他也曾將茶樹苗和種植技術從中國走私到印度,打破了中國的茶葉壟斷,此事也廣為人知。

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1899-1922)他被稱為“中國威爾遜”,將1000多種植物引入西方栽培,其中包括百合花(王百合),鴿子樹(珙桐)以及多種杜鵑花屬植物。他的探險活動留下了極為寶貴的植物學文獻。

喬治·福雷斯特(1904-1932)曾七次遠徵中國西部和西藏,發現了數百種杜鵑花、報春花和龍膽屬植物,這些植物後來成為西方花園的必備植物。

弗蘭克·金頓-沃德(1911-1956):考察了西藏和中國西部偏遠地區,引進了藏藍罌粟(綠絨蒿)以及多種報春花屬和杜鵑屬植物。

這些植物獵人在動盪的時代活動,包括義和團運動和清朝滅亡。他們的收藏改變了西方園林,並激發了人們對中國植物的持久興趣。中國擁有約3萬種維管植物,約佔世界維管束植物總數的八分之一。

本土科學植物學

當西方植物獵人吸引國際目光之際,中國學者也正在發展現代科學植物學。從傳統草藥知識到林奈分類法和現代植物學方法的過渡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早期中國植物學家出國留學後回國,並建立了植物標本館、植物園和學術機構。廬山植物園(1934年)等地成為運用現代方法研究中國豐富植物區系、同時又傳承傳統知識的中心。

革命時期與現代(1949年至今)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自然保護

1949 年以後,植物學研究的重點轉向農業生產力和藥用植物研究。傳統園林最初被視為封建遺跡而受到懷疑,許多園林在文化大革命(1966-1976 年)期間遭到忽視或破壞。

然而,為了開展經濟植物學研究,植物園在全國各地迅速擴張。中國科學院建立了以熱帶植物(西雙版納)、高山植物(昆明)和區域植物區系保護為重點的植物園。到1980年代,全國已建成200多個植物園。

修復與認可

1980年代後的經濟改革使人們對傳統庭園文化重新燃起了興趣。蘇州古典園林因其文化和藝術價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997-2000年)。修復工程使歷史悠久的園林重煥生機,同時,許多遵循古典原則的新園林也相繼建成。

文人園林傳統在中國知識分子階層中復興。在毛澤東時代幾乎不可能擁有的私人花園也重新出現。當代設計師將古典原則重新詮釋,使其適應現代語境,創造出既尊重傳統又融合新材料和新理念的花園。

當代植物學

現代中國已成為植物保護和園藝科學領域的領先國家。主要舉措包括:

中國植物誌項目:中國和國際植物學家之間的一項全面合作(2013 年完成),記錄了中國所有維管植物——中國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溫帶地區。

種質資源保存昆明植物研究所擁有亞洲最大的種子庫之一,保存著野生和栽培植物的遺傳多樣性。

蘭花保護中國擁有超過 1400 種蘭科植物,在對這個具有重要經濟和生態意義的科進行研究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園藝育種中國研究人員在繼續培育傳統熱門植物(牡丹、菊花、李子等)的新品種的同時,也正在研究新興的流行植物。

城市綠化與生態文明

21世紀見證了大規模的城市綠化運動。深圳等城市已從工業區轉型為花園城市。寫入中國憲法的「生態文明」理念強調發展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與古代道家思想不謀而合。

垂直花園、屋頂綠化和城市森林代表了中國園林傳統在當代的詮釋,使其更適應人口密集的特大城市。景觀設計師將古典美學與雨水管理和城市降溫等生態功能結合。

傳承與持續影響

中國文化中的象徵性植物

某些植物在中國的美學和文化認同中仍然佔據核心地位:

《四位紳士》梅花、蘭花、竹子和菊花代表了理想的性格特徵,在藝術和花園中一直很受歡迎。

《冬日三友》松樹、竹子和梅花象徵堅韌不拔,在傳統庭園中尤其受到重視。

蓮花:象徵從渾水中湧現的純潔,這是佛教和花園設計的核心理念。

Peony「花中之王」象徵財富、榮譽和春天的繁榮。

全球園藝影響

中國的植物學發現和園藝技術對世界園藝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觀賞植物山茶花、杜鵑花、映山紅、報春花、菊花等無數植物都起源於中國或在中國培育。
  • Bonsai and penjing微縮景觀藝術在東亞乃至全球傳播開來。
  • 花園設計原則自然主義美學和「借景」理念影響了日本庭園和現代景觀建築。
  • 可食用景觀中國花園中長期以來將觀賞植物與經濟植物結合的做法,與當代永續園藝理念不謀而合。

活態傳統

如今,中國的植物和園林傳統仍在不斷發展演變。年輕的中國園林設計師在研究古典庭園的同時,也嘗試融合現代元素。城市居民在陽台上打造花園。農村社區則致力於保護傳統植物品種。植物研究人員對中國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進行編目與保育。

2019年北京國際園藝博覽會(中國主辦)展現了這項傳承,將古老的傳統與前沿的永續設計完美融合。在中國面臨環境挑戰之際,其悠久的植物觀察、栽培和頌揚歷史,為我們理解人類與植物世界的關係提供了寶貴的視角。

中國植物發現和園藝的故事不僅僅是歷史——它仍然是一個鮮活的傳統,在適應當代挑戰的同時,也傳承著數千年來積累的關於植物王國的知識、藝術和哲學見解。

←Previous
Next→

Categories


  • Uncategorized (233)

Recent post


  • 保加利亞的芬芳之心:走進玫瑰農夫的一天

    November 17, 2025
  • The Fragrant Heart of Bulgaria: A Day in the Life of a Rose Farmer

    November 17, 2025
  • 2026 年婚禮花卉流行趨勢展望

    November 17, 2025
  • The Defining Wedding Flower Trends of 2026

    November 17, 2025

Gallery


kitchen-with-small-space-modern-design
3d-rendering-white-minimal-kitchen-with-wood-decoration
beautiful-shot-modern-house-kitchen-dining-room
3d-rendering-white-minimal-kitchen-with-wood-decoration
empty-modern-room-with-furniture-2-scaled
minimalist-kitchen-interior-design

Tags


Comma Blooms

Our love for flowers goes beyond aesthetics, it is rooted in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craftsmanship and deep professional floral knowledge.

florist@commablooms.com

送花、訂花、預訂花束、線上訂花、推薦花店、鮮花快遞服務、花束、客製化花束訂單、情人節花束、生日花束、當日快遞、畢業花束、訂婚花束、母親節花束、母親節鮮花、開幕禮籃、迎賓禮品、禮物籃、婚禮插花、胸花、新娘花禮、新生兒擺花禮品、中秋花禮盒、花草中花禮盒、花草中花禮盒

我們喺 flowersby.com 有登記
而且我哋係HK Florist Association 嘅會員

Explore more

Size Chart

Blog

Shop

New product

Packaging


© 2025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